以下是对未来交互方式的想象
在2040年的一天,我们将观看一场关于《报销世界上最后一台‘鼠标键盘式计算机’》的直播:
这台计算机仍然在用触控屏、鼠标和键盘打磨用户体验,而新一代的交互方式早已超越了这些‘二维界面’的束缚。观众们可能需要调用他们的AI助手来回忆‘点击’、‘滑动’这些古老的交互动作,而我们50岁以上的这辈人坐在自动驾驶的载具上看完这场直播后,感到一丝丝怀旧之情。
随着AI的进步,我们的交互方式正在从“手动输入”走向“感知驱动”,从“屏幕操作”扩展到“现实世界的动态体验”:
如果智能环境可以主动理解我们的意图,我们是否还需要按钮、菜单和界面?如果AI可以增强我们的触觉、声音、甚至物理空间,我们的交互还能如何进化?未来已来,在 AI 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让交互变得更具“触感”和“真实感”?展开剩余94%Tangible Interaction(可触交互)+ AI正在重塑人与技术的关系,从虚拟社交到智能材料,这些创新设计让交互体验更自然、更具沉浸感。
本期工作坊将基于CMU方法论,聚焦5大前沿设计主题,用各类工具快速实现交互原型,探索AI和新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在课程结束后,同学将收获:
端对端作品集项目实战AI时代的设计思维升级交互软硬件工具的基础和应用(processing/Pinciple/arduino,等...)01
6年沉淀,硕果累累
未来交互工作坊来到6.0,六年的积累不止是课程打磨的进步,还有令人骄傲的项目成果。多年来,参与过工作坊的同学,也陆续收到顶校和大厂的offer。工作坊的产出,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优秀申请成果
史今未·RCA刁越·UW润晴·NYU赵同学·哈佛大学金同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博士(全奖)辛同学·米兰理工唐同学·/香港理工Cecilia·入职麦肯锡闫同学·/入职毕马威刘同学·飞利浦实习胡同学· IDEO实习优秀项目成果
01.SAFE GO让女性出行更安全
这一组的同学设计聚焦在女性出行上,是个非常独特富有洞察的角度。
调研中列举了非常详实的调研数据信息,非常扎实可靠。
功能新颖务实,是个洞察共情和洞察都做得非常好的设计。
利用故事板说明软件使用情形,生动有趣
用动态DEMO展示功能,清晰明了
02.无人驾驶时代最后一公里解决办法
这一组小伙伴相比起第一组更加概念些,他们的设计背景在自动驾驶已经普及的未来。为了解决上下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他们全面改变了交通模式,为每个人都设计了一个可以与公共交通高效整合,同时又有自己独自私密空间的出行设计。
小组同学分别作了详尽的用户调研,调查上班族的痛点究竟是什么。
并且做出了有针对性的PERSONAS
详细的用户旅程图明晰的点出了所有的痛点
并且比较了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具体情况,很好的用户调研
理清概念,未来交通,所有大车都会变成公共一人小车,随叫随到
使用时会整合到一个模块中,这样就不会浪费道路资源。到目的地就会自动弹出
运用故事版说明了使用过程,很好
02
AI + 可触交互
Tangible Interaction
五大前沿方向
尽管AI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它也在悄然改变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随着语音助手、自动驾驶、智能推荐系统的普及,我们逐渐习惯了“无界面交互”,但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交互变得不可见,我们是否还能掌控?系统的决策越来越智能,我们的意图是否还能被精准理解?当交互不再只是“点按”,而是触觉、声音、空间的综合体验,设计的边界又该如何拓展?#1
教育与娱乐:
可触碰式智能物理交互设计
趋势:教育娱乐方式正在变得更加智能化,AI 结合可触交互,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具教育意义的游戏体验。例如,Microsoft 的 AI 触控玩具能够识别儿童的触摸方式,并动态调整互动内容。
✦ Microsoft智能触控儿童游戏
这项名为Project Zanzibar的研究,让孩子们可以将玩具带入互动体验中,并通过声音、视觉效果和特效看着它们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同时,是一个强大的教育平台。借助 Project Zanzibar 垫,孩子们能够使用实物和自主活动来学习各种科目。
Zanzibar 是一种灵活的便携式垫子,它可以感知和跟踪物理物体、识别它们是什么,并允许您通过多点触控和悬停手势进行交互。
设计创新点
AI识别儿童的触摸方式,调整反馈和教学内容。可触控表面与AI结合,让玩具“理解”儿童动作。结合语音AI,让玩具可以与儿童对话、讲故事、进行互动。#2
医疗康复&无障碍人群触觉AI
智能材料与物理交互
Smart Materials & Haptic AI
趋势:随着智能材料的发展,AI可以赋能触觉交互,让屏幕不再是唯一的交互方式。MIT 开发的 Gelsight 技术能够让AI读取触摸压力,甚至“感知”物体的材质,从而带来更自然的交互体验。
✦ MIT MediaSerosa:
迈向消化系统与脑机交互
研究表明,肠道与情绪、记忆、决策等息息相关。最近,微生物组研究蓬勃发展,开始在微生物层面描述这种相互作用。受此启发,我们开始记录“肠脑”(胃肠道内数亿个神经元)的神经元信息,以研究它们与认知现象的关系。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还记录并分析了参与者观看情感电影、玩爱荷华赌博卡牌任务以及现实世界试点研究中的肠道信号。我们迭代并测试了多种电极类型和电极组合,以提供有关外形尺寸和信号质量的信息。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报告的情绪与肠道信号、内感受能力与肠道信号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形式因素和电极类型之间的权衡。
设计创新点
AI 识别用户触摸力度,自动调整界面反馈。可变形界面,用户通过按压、拉伸等方式与AI交互。触觉增强的AI设备,让盲人、低视力人群获得更直观的交互体验。应用场景
医疗康复:可触控的 AI 康复设备,帮助患者恢复触觉训练。动态医疗设备:康复器材可根据患者需要调整形态,增强治疗效果。盲文 AI 触摸屏:基于 AI 的动态盲文界面,让视障人群轻松获取信息。#3
AI驱动的沉浸式社交互动
Immersive AI Social Interaction
趋势:AR 和 VR 正在改变社交互动方式。据 Hootsuite 数据,社交平台(如 Instagram、WhatsApp、微信)都在探索如何利用 AI + AR 提升互动体验,让虚拟社交更具真实感。
✦ Apple Vision Pro的SharePlay社交体验
设计创新点
AI 生成虚拟化身(Avatar),增强远程社交中的“存在感”。结合 触觉反馈,让 VR/AR 聊天拥有真实的握手、触摸感知。语音 AI + 眼动追踪,让虚拟交互更自然、沉浸。应用场景
AI 驱动的远程会议:VR 会议室,模拟面对面交流的真实性。虚拟约会:基于 AI 学习的语音/面部表情生成,增强互动真实感。触觉增强的游戏社交:结合 AI 生成的触感反馈,让远程合作更具临场感。#4
AI驱动的情感陪伴设备
AI-Powered Emotional Companion
趋势:孤独感和情感支持需求正在驱动 AI 伴侣设备的发展。Eilik陪伴机器人通过 AI 识别人脸、语音和触摸,让用户获得类似真实的互动体验。未来的 AI 设备不仅能陪伴用户,还能通过触觉交互增强情感链接。
✦ Eilik陪伴机器人
设计创新点
AI 识别用户情绪,根据用户的语气、面部表情和触摸模式调整互动方式。触觉反馈增强情感链接,如温暖的表面、柔软的触摸反馈。个性化学习,AI 伴侣逐步适应用户的喜好和习惯,提供独特的互动体验。应用场景
智能宠物:为不方便养宠物的人提供 AI 伴侣,模拟宠物的情感回应。长者陪伴:智能设备识别老年人情绪,提供语音、触摸安慰,提高幸福感。心理疗愈:结合温度调节和轻微震动的 AI 设备,安抚焦虑情绪。#5
交互式AI艺术创作
AI-Generated Interactive Art
趋势:AI 创作已经改变了艺术的未来,但如果结合可触交互呢?像 Google DeepDream 这样的 AI 算法可以生成艺术作品,而结合触摸反馈的装置则可以让用户“感受到”作品的不同材质。
✦ Graffiti XR by Jinwei Shi&Yidan Xu
设计创新点
触摸感应 AI 画布,用户用手势改变艺术风格。通过触摸装置(如智能织物),感受 AI 生成的动态图案。应用场景
交互式博物馆:AI 生成动态展览,结合触摸感应墙,提供更深度的体验。可穿戴艺术:智能织物结合 AI 生成图案,随用户触摸变换。03
工作坊收获
由来自CMU的金牌导师亲自教学一个可以申请院校/工作的End to End交互项目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Digital Experience Design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了解人们的需求并创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海内外主流互联网公司体验设计师的生活和节奏04
植根真实场景的
课程体系
从最初的研究到交互式原型制作,我们的课程都植根于真实世界的Experience Design。七周课程,每节课都是一次成长!通过课程,你将完成从概念设计到作品呈现的全流程实践。
#第一节课
CMU的设计哲学&AI时代下的
设计行业的一瞥
· CMU的学习经历以及
相关北美院校HCI整合创新专业介绍
· AI时代下对当代设计师的思维影响
· 用户体验行业的基本介绍以及未来的趋势展望
· 课程项目主题介绍以及选题分组
#第二节课
用户研究方法论和Insights整理
· 基于CMU创新产品设计理论的流程介绍
· 用户研究方法论的介绍
(Guerilla Research, focus group, persona等)
· 学生确定研究方向以及目标用户群体
· 如何将调研结果转化为有效信息
(user journey map, storyboard, stake holder map等)
· 发现用户痛点,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后,如何发散思维,寻找潜在的机会点
(头脑风暴,Role Play等)
#第三节课
设计的具象化
小组汇报头脑风暴方案
· 如何快速设计最小可行性产品MVP
· 信息架构设计,理解产品信息层级的概念
· 如何整理产品需求并转化成功能进行设计
#第四节课
AI产品设计语言
· 基于人机交互模型的界面规范
· 如何与工程师团队高效协作提升项目进度
·如何用声音设计提升产品体验
· 介绍作品集排版和网站搭建
#第五节课
如何用AI搭建快速原型工具以及用户测试
·讲解原型工具的使用
(principle,arduino)
·如何使用原型测试得到用户反馈并迭代产品
·分小组导师深入讨论作业
#第六节课
演讲的艺术
· 如何通过“story telling”来展示项目
· 国外优秀设计师项目分析
·讲解本次课程产出要求
·分小组导师讨论作业
#第七节课
· 汇报最终设计成果,
·导师团进行点评并给出未来发展建议
05
导师介绍和报名
陈红雨
一只梨CMU导师团 金牌交互设计导师
毕业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 产品与服务设计专业硕士
拥有丰富的Tech Company与Agency工作经历
先后就职于美国互联网公司TikTok, Chewy, Left Field Labs
服务过的客户有谷歌,Uber, 探索频道,VMware
作为一只梨金牌交互设计导师,红雨指导多位梨亲友学员获得CMU卡梅、Gatech佐治亚理工、加州艺术、Art Center、皇艺、阿尔托、代尔夫特等顶尖交互设计院校。
报名工作坊
预计开课时间:北京时间2025.4.26上午10:00-12:00七周7次线上课程,¥3999/人,老伙计9折,梨学员私聊双人同行享9折优惠3月29日24:00前报名优惠¥200| End |
编辑 | 一只梨
图片 | 一只梨/网络
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设计师本人和所服务企业所有,
未经允许转载挪用,虽远必🐷
发布于:陕西省